Добавил:
Upload Опубликован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нарушает ваши авторские права? Сообщите нам.
Вуз: Предмет: Файл:
namefix.doc
Скачиваний:
50
Добавлен:
01.05.2015
Размер:
861.7 Кб
Скачать

第四课 早熟的童年

  童年还在,在大人的回忆里,在“70后”“80后”怀旧的歌声中;童年已经没了,因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人有太长的童年。

    

童年,不能承受之重

  五道杠、官味十足、慰问题词等领导做派一样都不少,这是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出现在网络中的形象。其博客的开篇《开博前言》中就这样表明心迹:“为万世开太平。”在网络时代,此远大的志向,同时又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粉丝,黄艺博想不红都难。   林妙可的故事看上去则更加“儿童不宜”。因网友在其参加活动的照片中发现,她的胸部比正常龄女孩要大,由此引发了“丰胸”质疑。5月11日,林妙可的母亲在微博上代替女儿做如是反击:“伤害满12岁的我,你能是胜利者吗?你沾沾自喜之时,想想你这样大时有这样的坏人恶语攻击你吗?”

  一个是“官样小大人”,一个是“奥运小童星”。当大人们在疾呼着“出名要趁早”的时候,过早成名的他们却注定要承受非凡的压力,付出巨大的代价。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若真如此,那么,未来中国的那个时代正在接收着今天发送的什么样的“信息”呢?

  成都一名7岁女孩为了能当班级舞蹈的领舞,央求妈妈去“走后门”,原因是她知道妈妈和班主任是同学;一位网友正在念小学的侄子,特别喜欢亲戚开车去接他,因为那个亲戚有辆好车,让他觉得“有面子”;听说爸爸因交通违章被开了罚单,需要重新去学交规,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说出的话令父母震惊:“你们送点礼给警察不就不用学习了……。”这些散落在媒体和网络上的讲述,或许会让成年的我们瞠目结舌,但也不排除有的家长会拍着孩子的脑袋称赞其“聪明过人”。

  4年前的一部纪录片就曾为我们生动地记录了这样的场景:武汉一所小学三年级一班选班长,表面上是3个孩子之间为选举相互倾轧、钩心斗角,背后则是家长们机关算尽、歪招频出。最后一个家长利用单位关系让孩子请全体同学免费坐轻轨“增进感情”,临到投票前夕又“适时”拿出糖衣炮弹——中秋礼物送给全体同学,结果以25票当选。这部名为《请投我一票》的纪录片,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很多国人。《华盛顿邮报》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关于一群孩子的、令人如坐针毡的政治戏剧。4年之后,看过该片的网友感慨:“原来五道杠不是个例。”而媒体人洪晃则在微博上惊呼:“这么下去,真的会到最危险的时刻!”

“最危险的时刻”或许还没到,但童年所承受的负荷过多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负荷既包括学业的压力、做不完的功课、报不完的补习班,也有在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淫之下,孩子们过于成人化的思维和处事方式。

  2011年全国两会上,孩子“想当贪官”的话题再次引起政协委员们的热议。全国政协常委张文康在谈到学术造假、公务员腐败等均体现出思想道德建设的短板时举例说,有的小孩长大想当贪官,因为“贪官挣钱多”,张文康认为:“这是现实的也是可怕的。”

  有的小孩要当贪官,还有的小孩想杀贪官。《国际先驱导报》去年曾经报道过,在福建南平发生杀害幼童案后,当地一个孩子“写信”给凶手郑民生:“在那短短的55秒内,你杀了多少洁白善良的心,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其龄其语,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显然不仅仅是“童言无忌”那么简单。

当孩子不再天真

  同样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被热议的,还有儿童的成人化问题。演员宋春丽在两会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痛陈“成人化”儿童节目之危害,认为大量“少儿不宜”的内容充斥电视节目,严重危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事实上,成人化的不仅仅是儿童电视节目,儿童服装、儿童玩具、儿童歌曲、儿童间的友谊……毫不夸张地说,今天几乎儿童的一切都在成人化。新华社《新华纵横》年初曾经报道,在浙江杭州的新华书店,一本名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的书堂而皇之地摆在儿童读物柜台,其中的内容不堪入目。而在沈阳的五爱市场儿童文具区,成人化的文具造型和图案更是比比皆是,一个笔袋上正在热吻的卡通男女图案旁边,写着火辣辣的说明——“对你的爱蠢蠢欲动”。

  汗颜吗?无语吗?且慢,因为还有更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

  有网友在论坛上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哥哥参加一个宴会,没带老婆去,我女儿问:“为什么不带舅妈去?”她那个8岁的同学悄悄给她分析:“宴会上有很多美女,你舅妈去了会吃醋的。”成人的话语,就这样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成人的思维,让本该纯真的心不再单纯。

  不单纯的孩子在舞台上是什么样?《半月谈》曾经报道称,在一些选秀舞台,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脱颖而出,父母的最大任务就是教导孩子如何讨好评审和观众。于是,荧幕上孩子们说话越来越圆滑,舞台上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老成,甚至哗众取宠。“很傻很天真”的孩子不再吃香,“很黄很暴力”却能让他们脱颖而出。

  当孩子沦为成人娱乐的附属品时,天真就注定要过早地离他们远去。一部《观音山》让范冰冰直呼自己找回了少女时代。童星出身的她曾直言,十几岁成名,令自己失去了对少女时期的体会。网友艾欣则在博客上讲述了自己观看某综艺节目后的感受:“有一个小选手,大概只有7岁的样子,在海选晋级后就对妈妈说:‘妈妈,您太辛苦了,我只能用成绩来报答您,谢谢妈妈。’说着说着,泪水就稀里哗啦往下流。可眼前的这个小孩却丝毫没有感动我,甚至有点觉得这个小孩不那么可爱。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一个7岁的小孩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同样,去年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成名的“小周立波”张冯喜,以模仿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而引发观众爆笑连连。但周立波本人对其的评价则耐人寻味:“是个天才,但是没有天真。”

失去了天真的童年,还是真正的童年吗?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然长思或仍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缺憾。”

成人的虚荣和幼稚

  有人说,童年是成人时代的一场前戏。那么,如此前戏过后,迎来的却未必是一场高潮。

  病在社会,根在成人。黄艺博的父亲说,不要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在一个孩子身上。有网友则反驳,那你也不要把对社会的谄媚寄托在孩子身上。

  如何教育孩子,黄艺博的父母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外界对这名五道杠少年及其父母的口诛笔伐,与其说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不如说是对儿童成长环境的无奈和焦虑。

  身为世界着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者,尼尔·波兹曼认为,正是现代传媒的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他说:“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实在令人痛心和尴尬。”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前文提到的“很黄很暴力”一词的由来。2007年12月27日,13岁的北京少年张殊凡出现在央视一则《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的新闻中,她称自己在查资料时,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于是自己赶快给关了。其后围绕“很黄很暴力”的种种网络恶搞层出不穷。但网友的暴力讨伐显然搞错了对象。有南方媒体当时发表评论称:“媒体利用未成年人的无辜身份来完成预设的道德谴责,先有断章取义之嫌,后有忽视未成年人权益之错。”

另一位风靡电视和网络的“失控姐”,更是被娱乐到极致。这个4岁半的南京女孩,在电视节目中因一再失声痛哭而蹿红,而当新华社记者与她交流后却发现,小女孩的“失控”多因被电视台的人故意惊吓所致,女孩本身其实更爱笑。新华社的报道说,在录制某个电视台的节目时,编导居然让两组人对抗,一组负责让她哭,一组负责让她笑,哪组赢了就不用蹦极。

  “就这样被你催熟”,而“催熟”孩子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河南一家幼儿园曾经为了迎接上级检查,禁止近百名小朋友入园。这些被禁入的小朋友,大多属于上课爱动、爱说话的。有媒体感慨:“形式主义教育正从娃娃抓起。”至于“让数百名孩子暴晒在艳阳下或者在大雨中表演节目,领导们在台下打伞观看”的新闻更是多得不胜枚举。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外面的成人世界孩子几乎触手可及。当大人们都在现实中陷入迷惘、迷茫、迷乱的时候,童年的天空又如何能保持澄净?

  放眼望去,儿童时期的优点在成人身上几乎已荡然无存。诚实守纪只存在于儿童守则中,老实人吃亏是今日社会令人尴尬的现实。我们一边为“孩子想当贪官”痛心疾首,另一边的“公务员热”却一年火过一年。而诸如“不要随地吐痰”“不闯红灯”“要有序排队”,这些童年时期的教育,至今依然在公共场所的广播里反复播放,提示和教育着成年人及全社会。这是童年期的延长,还是成人期的幼稚?

输在起跑线的不只是孩子

  胡适曾经有言,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撇开后面两点不谈,在怎样待小孩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在某网站进行的调查中,多数网友认为,黄艺博现象以及更早前的广州一年级学生“想当贪官”事件,“折射了社会现实”,是对功利化社会的最真实写照和无情嘲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任何教育都不能以抹杀孩子的天性为代价。让天真无邪的少年承担成人的重负,并教以‘官僚习气’,只能证明家长的无知和功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黄艺博个人的攻击显然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即使有错,也不是他的错。如评论人“十年砍柴”所言:“父母乃至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以及如何在这个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为了适应社会,童年过早地让位于各种补习班,钢琴、跆拳道,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和家长的带动下,主动参与进大人的世界中,现代版“揠苗助长”之风正成为中国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选择。因此有网友感叹:“当今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人有太长的童年了!”

正是因为童年的提前远去,才使得“天才儿童”随处可见。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但若长此以往,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输在起跑线上的又岂止是孩子?

(新华网2011.05.31,《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注释】

【课文背景词语】

1.五道杠:“五道杠”是湖北省武汉市设立的少先队总队长队标。少先队是设立在小学的学生组织,由学生自愿参加。少先队干部可设置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三种职务,其中依次可佩带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大队、中队委员会委员和小队长都要佩戴队干部标志。队干部标志由白底、红杠组成。武汉市首先在区、市两级设立总队,并建立相应的四道杠、五道杠。

2.黄艺博:Huáng Yìbó 湖北武汉市13岁的少先队“副总队长”。他非常早慧,两岁开始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7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他佩戴着全国罕见的“五道杠”,以言谈举止的“官相”和博客内容的“官腔、官味儿”蹿红网络,成为各路媒体评论的热点。他在个人博客中说,自己开通博客“是想表达自己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信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这些话被认为是典型的官腔语言。

3.林妙可:女,北京某小学学生。6岁开始拍摄广告。9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独唱而走红并拍摄了多部影视剧。在中国有超高的人气,被誉为“中国第一童星”,也被称作奥运小童星。

4.海派清口:一种舞台演出形式,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的单口相声和香港的“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吸取其精华发展而成。清口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对社会上的热点、焦点等问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演绎,使观众在笑声中得到娱乐。

5.尼尔·波兹曼(Bōzīmàn):(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和对媒介文化深刻的洞察。

【新词汇】

1.跆拳道:tái quán dào 一种韩国格斗术,以其腾空、旋踢脚法为主要特点。

2.传媒:chuá méi 传播媒介或载体;疾病传染的媒介或途径。

3.可塑性:kě sù xìng 泛指物或人可被塑造的可能性。而对于人来说,就是指人继续被培养改造的可能性及上升空间。

4.蹦极:bèng jí (Bungee Jumping)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反复弹起落下,重复多次直到弹性消失。是一项很惊险的运动形式。

【语文性词汇】

1.官僚(liáo)习气: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利益,只知道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2.评审:名词。此指评审员。

3.走后门:通过非正当途径达到目的。

4.负荷:fù hè 名词。肩上的背负的重量;负担。

5.短板:名词。薄弱环节。

6.慰问:wèiwèn 动词。(用语言或物品)进行安慰和问候。

7.题词:动词,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名词,为表示纪念或勉励写下来的一段话。

8.粉丝:名词。英语fans的音译,指崇拜或迷恋某一偶像的人。

9.吃香:形容词。走红;受欢迎。

10.吃醋:动词。嫉妒。

11.沾沾自喜: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

12.瞠(chēng)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13.倾轧:qīng yà 动词。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

14.钩心斗角:gōu xīn dòu jiǎo 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15.机关算尽:用尽了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16.糖衣炮弹:tánɡyī pàodàn 比喻腐蚀、拉拢、拖人下水的手段。

17.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好像坐在布满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

18.感慨: gǎn kǎi 动词。心里因某事受到触动而发出感叹。

19.蕴含:yùn hán 动词。包含。

20.童言无忌:tóng yán wú jì 小孩子的话没有避讳或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21.充斥:chōng chì 动词。装满;充满。

22.痛陈:tòng chén 动词。沉痛地或痛心地述说。

23.少儿不宜:不适合小孩子的。

24.战栗:chàn lì 动词。因害怕或寒冷而身体发抖。

25.堂而皇之:táng ěr huáng zhī 形容公开的,不加掩饰的。多用于贬义。

26.不堪(kān)入目:不能入眼;看不下去。多用于贬义。

27.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28.蠢蠢欲动:chún chǔn yù dònɡ 打算有所行动。多用于贬义。

29.汗颜:hàn yán 形容词。因羞愧而脸上出汗;泛指惭愧。

30.口头禅:kǒu tóu chán 名词。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词句。

31.单纯:dān chún 形容词。简单;不复杂。

32.脱颖而出:tuō yǐng ěr chū 指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33.圆滑:yuán huá 形容词。形容人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不负责任。

34.老成:lǎo·cheng 形容词。经历多,做事稳重。

35.哗众取宠:huá zhòng qǔ chǒng 用语言或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36.稀里哗啦:xī li huā lā 象声词,形容雨声、建筑物等倒塌的声音。也用来形容七零八落或完全粉碎的样子。

37.耐人寻味:nài rén xún wèi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思考和体会。

38.天真:形容词。心地单纯,性情直率;头脑简单。

39.痴拙:chī zhuó 形容词。呆傻笨拙;不聪明,不机灵。

40.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 忘不掉;总是放在心里。

41.虚荣:xū róng 动词。表面上的光彩和荣耀。

42.幼稚:yòu zhì 形容词。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43.谄媚:chǎn mèi 动词。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44.口诛(zhū)笔伐(fá):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45.无奈:wú nài 动词,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做)。

46.焦虑:jiāo lǜ 形容词。焦急忧虑;着急担心。

47.天真无邪(xié):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

48.迫在眉睫:pò zài méi jié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49.层出不穷:chéng chū bù qióng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50.讨伐:tǎofá 动词。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用语言批判声讨。

51.断章(duàn zhāng)取义: 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52.极致:jí zhì 形容词。顶点、极点;达到极限的、最高点、最高的造诣(或成就、学识、才能)。

53.不胜枚(méi)举: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54.触(chù)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55.迷惘:míwǎng 动词。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糊涂。

56.澄净:chéng jìng 形容词,清亮、干净得透明;动词,把问题的答案、事实的真相等搞清楚。

57.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hún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58.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 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59.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 把禾苗往上拨一下,以帮助它提高成长速度。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作“拔苗助长”。

【练习与语言实践】

(一)课文内容练习

Соседние файлы в предмете [НЕСОРТИРОВАННОЕ]